第379章 众人皆知 (第1/2页)
购买船只最大的问题就是金融,如同地产一样,只要日本与香港的银行能够有意向合作,那最终也就是利息的问题。
对于一般的船运公司来说,利息是非常重要的,也要控制风险,不然以后经营的利润还不起贷款,那也必死无疑;但对于穿越者来说,知晓未来,就使得他敢下重注。
当然,穿越者也不是傻子,给银行高利润,那银行自然要给自己“高风险”的更多额度的贷款、或者其他对等条件。
一切都是公平的,商业方面有自己的平衡,杨文东则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快速发展自己.
长兴航运很快兵分两路,郑玉华率领部分人前往日本,与日本的船厂、银行协商合作,香港这边,则是另外一名公司副总与两家英资银行协商。
而不管是哪一边,长兴集团的总部办公室也都参与了进来,同时,因为涉及的资金较大,杨文东也时刻关注着,每隔几天就要了解一下所有的情况。
时间很快就到了月中,一股冷空气来了,给香港带来了降温,还带来了一点雨,旱灾基本上也缓解很多了。
淅淅沥沥的声音,让坐在游泳池旁边伞下的杨文东,有些发呆着看着池里面的阵阵水纹。
“在想什么呢?”白玉姗走了过来,还顺便以桌上纸巾擦了下额头。
杨文东转过头来问道:“你怎么不带把伞?”
“这点小雨,淋一点还挺舒服的。”白玉姗笑着说道:“比洗脸的水还要少,就当洗一下皮肤了。”
杨文东则道:“嗯,这点短距离就算了,以后长距离出去还是要注意的。”
“好,在想什么呢?”白玉姗问道。
杨文东指着前方的游泳池说道:“就是看到这么多的水,心里有所安慰了,香港的旱灾,总算快要结束了。”
白玉姗道:“冬天的确不怎么缺水了,但今年夏天,就怕还要再干旱一次啊?”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应该不至于,今年冬天,华南下的雨比去年同期强多了,那夏天,大概率不会再像去年那么极端了。”
虽然目前气象卫星还没在亚洲普及,不过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大概还是能猜测推断一下的当然,也不能说绝对准确。
“希望如此吧。”白玉姗点点头,又问道:“那你手下几十艘旧轮船该怎么办?”
杨文东笑说道:“继续运营呗,这几年亚洲经济越来越好,对于海洋贸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的旧船,专门走东南亚就行了。”
到了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就出现了,但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贸易量的长期逐步升高。
自己要做的,就是在60年代开始抓住这个机会,因为整个亚洲,基本上也就香港这边有着稳定、数量足够的海洋航运的公司、船队、人才、补给配套等等,这些东西形成规模化后,其他国家想竞争也是很难的。
而东南亚的岛特别多,很多国家还是很多岛组成的,加上人口众多,对于海运的需求量就非常的高,同时因为经济原因,旧船的低成本对他们来说更划算,真碰到极端情况海中停车,也容易救,因为离海岸较近。
白玉姗笑道:“那这倒不错了,二手船也因为风险以及法律原因,不太适合做欧美生意,在东南亚这边倒是很合适,也方便返港自己维修。”
“你知道的倒是挺多的啊?”杨文东惊讶问道。
在这个时代,没有互联网,那普通人想要了解其他行业、领域的事情,是非常难的,要么得问人,要么得查相关资料等等,特别是涉及到非常专业或者跟法律医学等等相关的问题。
白玉姗道:“也不算多,我让我在大学的一个朋友,专门给了我一些关于全球航运方面的书籍,另外也跟郑玉华那边了解了一些。”
“你看这些做什么?也对航运感兴趣?”杨文东又问道。
白玉姗摇摇头道:“算不上感兴趣吧,只是你的事业,我也想多了解一点你的事业。”
“嗯也好,稍微知道一点也可以。”杨文东点点头,道:“欧美那边对于船只寿命、维护要求都很高,且距离远,所以基本上以新船运输才划算一点。”
白玉姗又问道:“那市面上听说你又要买新船,也是真的?”
“对。”杨文东道:“这件事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所以我也就没告诉你们,不过也快了。”
大型船只采购涉及到银行机构、几家船厂、自己公司内部的太多人了,想要绝对保密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当自己的高层前往日本船厂的时候,这件事就已经被业内人知道了,同理,其他航运公司去买船,那自己也能知道。
不过自己会买多少船、多大船那就是属于绝密了,只有少数人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