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李翔贪心,兴兵东南 (第1/2页)
南州,改兖州刺史陈登为南州刺史,冯异任南州武卫将军,段思平任交州地税郎。
益州,以白起为益州大将军,加征南大将军,掌益州大营,武安乡侯升爵武安县侯,加少保。
改司州刺史李斯为益州刺史,加封秦国公。
升韩擒虎为益州武卫将军,改谢安为益州地税郎。
李斯这几天,因为宗室俸禄的事情,被一众宗室可是烦的不行,先后三番四次的请求外调。
这一次,李翔也就干脆遂了他的心意。
也是时候将他放出去了,这几年,虽然同样是刺史,但李斯这个刺史相比其他那些刺史可憋屈多了。
毕竟,司州的刺史,那可不是大权在握,作为官职比他高的,一抓一大把,根本没有刺史该有的决策权。
而这一次,在安排各州主官,以及各大营主将的时候,李翔干脆将一些文武的爵位也升了升。
毕竟,三年前的中原大战和南方大战,这些功劳因为瘟疫的原因可还压着一直没封呢!
故而,白起、卫青这些,作为南方大战以及中原大战的总指挥,爵位都由原来的乡侯变成了县侯,甚至,白起还额外多加了一个少保的虚位。
至于同代宗族,如李牧、李斯这些,也一口气全部给他们升了公。
在最开始的时候,李牧、李斯这些宗室,他们的官爵相比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优待,也只有一些老一辈,在立朝之后不久,因为太上皇的原因,封了一批公爵,甚至是王爵。
就比如说他那个嫡亲二叔李明,立朝的时候只是一个乡侯,但却直接在不久之后又被封了一个亲王之位。
太上皇这么多年,难得开上一次口,李翔也没必要拂了太上皇的面子。
毕竟,大晋的公爵或者是王爵,又不是真的让他们裂土分王,给他们封地的,也仅仅给他们多发一些宗室俸禄和食邑。
那个时候的大晋,还是李翔刚刚立草称帝后不久,国力正是最鼎盛的时期,朝廷不差那点钱。
而这些事情,别人倒也没法说什么!毕竟,这些人都是宗室,而且还都是宗室之中的长辈。毕竟,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了。投胎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不过,那一次,虽然因为太上皇的原因,又分了几个公爵甚至是王爵,但是,也都是宗室的长辈,同辈之中,大多没什么变化,就顶多挑了几个表率,酌情给他们升了一下。
而这一次,同辈之中,表现最优异的那一批,李翔也给他们升了公爵,甚至作为宗室表率的李靖,爵位直接升到了齐王。
是宗室李翔这一辈之中,目前唯一一个有幸赐封王爵之人。
一下子停了宗室一年的俸禄,之后的宗室俸禄更是要减半,总要再给他们一个甜枣补偿一下的。
交州,升王导为交州刺史,杨素为交州武卫将军,李纲升任交州地税郎。
扬州,改荆州刺史卫鞅为扬州刺史,秦琼任扬州武卫将军,于谦升扬州地税郎。
南方大营,以常遇春为南方大将军,加镇南大将军,升鄂侯。
有着南方大战的功劳,尤其是朱元璋的那一份功劳,常遇春一跃成为大晋顶尖武将之一。
常遇春心心念念一个大都督之位,就算是李翔都有所听闻。而诸葛亮在提出要废除大都督职位之后,常遇春的反应也是最为激烈的一个。
毕竟,常遇春心心念念由副都督转正为大都督这么长时间了,以他在南方战场的功绩,这么看,都少不了他。
光是一个朱元璋,就让他成为了中原战场和南方战场功劳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但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大都督之位却被砍了,他要是不闹腾起来才奇怪呢!
所以,总归还是要安抚一下的!
再说了,以常遇春的战功和能力,也配得上五大营主将之一的位置。
接下来,五大营之中,不出意外的话,益州大营和南方大营的作战任务,就相对较轻了。
南方大营,一方面是防备当初消失的朱元璋残余力量。
另一方面,就是让他们配合益州大营的作战任务了。
至于益州大营,他们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虐菜局了,等到国力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接下来,将会由他们来横扫东南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