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示敌以强 (第2/2页)
可是空城计只能用一次,固根强体才是治本之源。短期内,造出大量军舰是不大可能的,放出造“大连”级军舰的消息只是为了提升士气,真正快速提升战斗力的方式只能是增加岸炮的数量。
鉴于日军目前尚无大规模入侵中国大陆的准备,也无法在两地同时进行这样的大战----朝鲜战场已经成功地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所以这也让张汉卿能够从容从各个军区调集重炮部队。
通过密集的铁路网,两个重炮团火速调归渤海舰队岸防炮兵司令部指挥,由李德标任司令;一个重炮团加入长江舰队,由许克武组建长江舰队岸防炮兵司令部。这样,北方的大连、威海和青岛都放有一个重炮团、舟山和黄浦江边也各有一个重炮团,海防局势在中国海军高层看来得以好转。
而且,中国飞机的生产原本在近几年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势头。朝鲜战争暴发之后,生产线即进行了满负荷运转。短短两个月,就已经完成了计划中全年的产能。在哈尔滨水上飞机厂转而生产鱼|雷轰炸机后,这一过程将迅速加快。
在沈阳、北京、西安、南昌,无数空军院校的飞行员们奔赴这里,开始磨合他们未来的座骑,而新义州、平壤、清津、元山等地,人民军工兵在参战部队的协助下也在紧张修建机场,为空军的入驻做准备。
凭借工业底子,一旦转入军工,对于中国军队的装备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提升。1928年中国财政收入是日本的2.5倍,钢铁产量是日本的4倍。在不需要与日本媲美海军的情况下,陆、空军的装备没有理由比日本差。
本来计划中的陆军特别是军级支援火炮就计划以155MM、125MM炮大规模换装75MM甚至105MM榴|弹炮,在两个月期间,中国军工企业共生产1200门大口径大炮,以及200万发炮弹。新轮替上阵的几个军都是人满员、重武器到位。
日军如此急着要休战,未尝不是中国陆军的装备太过超出他们的意料而被迫进行的缓兵之计。
换装下来的大炮进入了二线行列,作为预备役及炮兵训练使用。现在,除了偏远地区和山地、林地等因交通不便而仍然有少量山炮入列在人民军山地师序列中,主力部队都陆续开始换装。
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但中国军队特别是陆军的总体实力已经稳稳独占亚洲的鳌头。张汉卿和戢翼翘以及中|央军委的各位委员们都深信,朝鲜战争一定是以中国军队大胜而结束。
此外,为防止日军可能的登陆,三大舰队都扩充了海军陆战队的编制,并征召预备役官兵。首先在最要紧的渤海舰队,增加两个旅编成第1、第2两个师;长江舰队与华南舰队都进行了合成,分别为第3、第4师。
江南水师学堂第4期出身的三位海军军官:沙训麟、朱天森、方佑生分别出任三大舰队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军衔也提升为少将司令(师长级标配)。
这个时候的海军陆战队,还仅仅只是编制在海军的陆军,不但全军上下没一艘配置的军舰,连规模都是与陆军一样的。
之所以这样搞,是张汉卿纯粹想扩大海军的影响----现在陆军光直接编制就是七大军区的7位上将及38个中将军长,还不谈各军区的副职与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而海军则只有三大舰队的司令是中将,这个比例太不像话。
为此,郭松龄已经和自己提过好几次这个问题----他这个大将司令麾下只有参谋长沈鸿烈、海军指挥学院院长萨镇冰两个上将,作为传统上与陆军并驾齐驱的兵种,这个配置太寒酸了,与张汉卿大力发展海军的理念有段距离。
其实海军已经算不错的了,空军总司令杨宇霆麾下甚至连一位上将都没有,害得他老是找张汉卿诉苦说是“后继无人”,让张汉卿觉得非常对不起这位仁兄,也决定在战后好好地晋升几位给予空军补偿。
战略方向定下了,剩下的具体怎么做就是各方面指挥官的事了。身经百战的将军们各自忙乎,但在大连的灯红酒绿中却看不到这种紧张备战的气氛。
停战不知道会有多久,但对于众多的外国记者和观察家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仍然走马灯似地举办酒会、召开各种各样的发布会和见面会,使得本就算繁华的大连重回歌舞升平的年代。
大敌当前,为了振奋士气,安定人心,少帅也与民同乐,快活地融入这个世界。